(原标题:三大难解决 新兴车企何时能拿出量产车)
你会如何去评判一个汽车品牌?设计、质量还是悠久的历史?显然每个人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被一个品牌所吸引的理由也不同,但这一切都源自于产品本身。反之,如果你拒绝或者不看好一个品牌,原因也都出在产品本身上,就像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兴车企,他们迟迟未来且毫无头绪的量产消息,让这些品牌与我们的对话永远显得空洞。
是难量产还是不想量产,背后三大问题你怎么看?
■ 流水线、品控标准、资金储备,新兴车企们如何面对?
■ 融资未到,续命难保,量产大业从何而谈?
■ 概念车光鲜亮丽,技术落地难上加难,造车真就那么简单?
今年的北京车展,新兴车企数量占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但官方透露能够在2018年实现稳定量产的屈指可数。一辆辆充满未来感的汽车却始终停留在概念阶段,这对于用户在品牌信心的建立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何量产难,这对于当前任何一个新兴车企都将是不可逾越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分享一些目前已知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企业在量产方面的状态给做出一些猜测判断。
在行业用词严谨度上,目前已经达到“量产状态”的新兴车企其实并不算少,但事实上对于用户而言,真正的量产状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产能稳定、品控过关、交付及时。由此来看,目前的新兴车企在符合用户心中的量产状态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在达到这个状态前,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问题,任何一个差错可能都会影响这个“量产状态”的结果,甚至满盘皆输。
我想先拿特斯拉这个鲜明企业来举例,在经历了Roadster、Model S和Model X三款车型的稳定量产之后,在最新车型特斯拉Model 3上仍然出现了严重的量产难问题,而发生在其身上的诸多问题也在一一对应着现在新兴车企正在面临的难关,如果把这些问题用状态去描述,我觉得应该是“难解决”“非常难解决”以及“几乎不能解决”。
● 难解决:在流水线层面的经验不足
关于量产这件事上,产能预估应该是每个产品在上市前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也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来干扰车企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2017年7月,特斯拉曾向外界承诺在年底时Model 3的产能将达到每月2万辆的水平,但在2017年之后的时间里,其产能仅仅才能达到月均800辆左右。之后,特斯拉官方调整了产能预期,目标到2018年3月时能够达到月均1万辆的水平,但目前来看这样数字仍然具有难度。
为何产能数字会与预估值有如此大的差距?想必这也是很多新兴车企目前都在焦急解决的问题。生产线的建立、零配件供应链的问题、装配环节的品控标准,以及作出毛利率的估算,这些我们作为旁观者都能够察觉到的硬条件,对于这些初入汽车行业的新兴品牌们更是心知肚明。面临市场审阅的头一关,无论之前在“PPT”和概念车阶段如何的理想丰满,但在进入量产期的过程中,这些企业背后的硬件能力将浮出水面。
在解决硬件问题上,寻找好的代工企业是目前主流的套路,但也有少数企业选择自建工厂。前者从大局观上看,更容易也能更快的实现量产进度。而后者则能更好的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属于确定了要打持久战。但两种路数也都有各自的直观风险,如何评估就是车企自己的问题了。
首先,选择代工企业除了对合作方要有极高的信任默契外,对于品控标准的互相制衡也是代工体系建立的基础。不知道看过《欢乐颂》连续剧的朋友是否还记得,其中一个女主角的男朋友是做螺母制造生意的,而采购者是另外一个女主角的男朋友,当时双方在拥有一定客观信任条件下,对于螺母品控标准仍然非常坚决,前者在反复提交样品后才被得以采用。
一颗螺母都是如此,何况整车呢。在量产车试产阶段,车辆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双方严格尊重已经拟定好的标准,可如果出现了偏差,轻则停工重做,重则要改流水线。这里面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之外,时间也在这样的试产磨合中一天天的耽误。所以寻找一家靠谱的代工厂看似容易,但背后双方的磨合期一旦出现信任崩塌,重新选择一家代工厂可不是像换餐馆那么简单。
而自建工厂,除了要有充分的储备资金之外,生产资质审批、土地审批、工厂建设以及流水线设备引进,时间成本将是核心难题,需要车企负责人拥有极大的耐心和长远的战略规划。以特斯拉为例,2017年底,马斯克首度向外界确认了将在中国上海建立工厂的消息,建造计划将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且无法投入到新产品的生产中,只能够生产已经拥有完整品控标准系统的Model S以及Model X,时间成本与风险并存。
点评:但即便上述两个方案都能够成立,在真正进入量产期之后仍有颇多的问题在考验着车企们。比如传统燃油车市场中常见的产能不足时,只能够向市场推销高配车型来获得更高利润。在比如消化订单数量的过程中,还要保持上游供应链和销售端的持续稳定,这些极为客观的原因每一条都是在“难以解决”的范畴内,但至少它们是可洞察可控制和可解决的问题,而那些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在等待着这些车企。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