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外资股比限制放开 德美车企:继续与中方伙伴合资

来源:盖世汽车网 2018-04-19 14:02: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外资股比限制放开 德美车企:继续与中方伙伴合资)

随着中国汽车进一步放宽外资车企投资限制,外资车企纷纷欢迎中国的新政策,大众、宝马以及戴姆勒集团有望进一步获利,但是外资企业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在有能力“单干”的情况下,该如何对待中国的合资伙伴。

4月1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中国此举有助于化解中美贸易战的危机,而从戴姆勒集团、宝马到通用汽车,从丰田到福特汽车都将会发现今后在中国做生意将会更容易。而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们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得不加速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

目前中国陆续加大金融以及汽车领域的开放。上海行业咨询公司汽车远见(Automotive Foresight)的总经理张豫表示:“在今后10年里,外资车企将会逐渐走向独立,而中国汽车将失去合资公司所带来的利润。外资车企们当然会很高兴了,因为他们不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分享一半的利润。”

小心翼翼的表示欢迎

中国发布放宽外资车企的限制后,德国车企的股票均出现了上涨,扭转了之前的下滑态势。中国市场约占据了大众品牌全球销量的一半,而且中国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奥迪以及宝马品牌最为重要的买家。

德国以及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对于中国放宽限制的做法表示欢迎,并再三表示并不会放弃各自的中国合作伙伴。大众表示将研究中国的最新动作是否会带来新的选择,但是公司的合资企业将不会受到影响。

宝马在中美贸易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份额,因为宝马是美国出口至中国的最大汽车制造商。宝马对中国的最新举措表示欢迎。宝马在一份公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商业环境将使得在中国的中资、外资企业以及中国经济受益。宝马将继续与中国的本土合作伙伴寻求互惠互利、双赢的解决之道。”宝马表示,将继续致力于中国的合资项目,而且还在与长城汽车进一步商讨新的合作框架,以方便Mini在中国的生产。

戴姆勒集团则表示对中国当前的商业模式设定非常满意,公司将密切关注中国政府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发展。通用汽车则表示其中国市场的成功是得益于中国合作伙伴,今后也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合作。

IHS Markit分析师James Chao表示,对于新政策的任何直接影响,传统汽车制造商们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而如果抛弃他们的合资伙伴,外资车企将面临更多的风险而非机遇。“外资车企现在在中国其实进退两难。当前的合资模式其实已经硕果累累了,他们可能并不想改变这个模式。但是,在提升利润率方面,获得更大的股权将有更多的优势。或许,外资车企已经非常依赖它们的中国合作伙伴了,以至于无法切断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分析师表示。

中国的新政策无疑对特斯拉是一个绝大的福利。即便与上海市政府协商了一年之久,但是马斯克目前并没有达成任何在中国建厂的协议。早在2月,内部人士曾指出双方对于公司的所有权方面存在异议。如果特斯拉可以在中国建厂,那么特斯拉将会避免高昂的进口关税。

合资还是单干?

那么,新政后面临巨大压力的则是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商了,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北汽以及比亚迪,尤其是比亚迪将面临更低价格的特斯拉车型的直接、激烈竞争。“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要比外界预期的还要快,如果特斯拉将在中国本土生产,那么比亚迪将面临降价的巨大压力,因此公司的利润也会降低,”分析师表示。

从1994年起,中国便执行外资车企与中国车企建立合资公司,而且外资车企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政策。这项政策给予了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充分时间,以及帮助中国打造自己的本土汽车品牌。

而如今,中国进一步放宽汽车行业的限制则显示出中国官员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任。“此举将是敦促中国车企进一步、快速强化自身品牌的重要刺激因素,那样他们便不会依赖合资公司来反哺它们了,”张豫表示。张豫补充道,与此同时,外国品牌目前在中国已经有了多年的运作经验,而且他们会认为自己可以单干,并不需要中国本土合资伙伴。张豫表示:“在他们眼中,中国企业对于品牌以及产品的贡献度并不大。”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