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整车制造首进外商投资限制名单 业内:限得有点晚

来源:央广网 2015-07-07 11:02: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4年汽车工业报告显示:去年(2014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1970多万辆,同比增长9.89%,连续六年在汽车产销量上居全球首位。对于各国汽车厂商而言,中国汽车市场无疑就像一块巨大而甜美的奶油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也正因如此,不少车企都谋求在华建厂、合资或者扩大已有产能。然而,日前《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正式实施。新版的《投资目录》首次将汽车整车制造纳入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范畴。让这些外国食客们吃起蛋糕来不再那么容易。汽车制造投资为何被划到了“限制类”?

2015年修订的《投资目录》中,限制外商投资的内容增加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和摩托车制造。要求中方股份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与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国内其它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目录也再次强调了合资企业中方股比不可低于50%,外资扩大股比被暂时关上了大门,这一建议最早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我们协会向政府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当前合资股比的限制不宜放开,很高兴他们采纳我们的建议,根据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将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这一条是会被取消的,到底要多长时间,我的建议是保持10年。

媒体报道,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投资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审批权限有所变化。这不仅适用于计划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也适用于已经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的新增产能。”在2011年修订的《投资目录》中,汽车整车制造首次从鼓励外商投资的行列中被剔除,但并未列入限制外商投资行列。当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解读说,目录规定了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领域,其他属于允许类。这意味着当时汽车整车制造仍位于“允许类”行列。按照规定允许类项目投资额3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才需要省部级相关部门审批,而限制类项目投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就需要省部级相关部门审批。新的投资目录公布以后,在汽车行业引发了热议,汽车行业评论员李洋觉得,限制外商投资整车制造限得有点晚了。

李洋:看一下目前整个市场的态势,该来的都来了,没来的要不就是低端品牌,要不就是超高端品牌,要不就是小众品牌,根本不走量的这些牌子,在国内做合资厂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个限制来的有点晚,没有什么实际的杀伤力。

而在投资目录中,关于汽车内容的修改不止有限制,还有鼓励,在鼓励类目录中,包括了汽车发动机制造及发动机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业内人士表示,整车领域,虽然已经与外资合作了30多年,但是技术都掌握在外方手中,通过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逐步放开,可以倒闭我国零部件企业提高研发、制造水平。同时限制整车外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整体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焦点。

董扬: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像今年新建的厂都不是过剩的厂,刚投产就满产那是规划不准,所以刚投产时一定要有一点富裕,投产的时候产能不能百分之百利用,80%左右,很快再到100%,再建新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发展规律,其实企业对于自己该建多少厂还是比较有数的。

据媒体统计,还有一批跨国汽车企业正谋求在中国落地,比如老牌德国车企宝沃汽车3月份和北汽福田成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特斯拉为了实现本地化生产,正在频繁接触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多年前就被传将与奇瑞合资的斯巴鲁,依然在加速推进中国市场的销售。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随着《投资目录》的生效,不管是新增的合资企业,还是原有合资企业的新增产能,在项目审批上都将面临更大的难度。这其中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其在中国建厂是否已经无望?对此,李洋认为,大门还没有对特斯拉关死。

李洋:也不一定,限制不等于禁止,这个门还没有完全关死,还留了一条缝,况且他打着一个新能源的标签,机会还是有的,但是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真的饱和了。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