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汽车电池热失控时自动弹射引争议!企业负责人:不存在“把危险留给别人” 面向修车场景

来源:快科技 2025-09-25 16:38:1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汽车电池热失控时自动弹射引争议!企业负责人:不存在“把危险留给别人” 面向修车场景)

快科技9月25日消息,近日,一段关于汽车电池“自动弹射”的测试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视频中,一辆贴有“中国碰撞维修中心”标识的汽车正在进行演示,据介绍,这项技术可在电池出现热失控时,于1秒内将电池弹出车身,实现车电分离。其弹射机构采用与汽车安全气囊相同的气体发生器提供动力,能将电池抛至车身外3-6米的安全区域。

有网友表示,“电动车电池起火会非常剧烈,电池弹出后,就成为了火源,非常容易将路边的车辆或建筑物引燃”。

“单这个电池抛出的冲击力就非常剧烈,如果撞到路边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安全隐患同样不小”、“这可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据报道,日前,中国汽车碰撞维修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网传视频是动力电池弹射技术的内部测试画面,测试是在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的。

该项技术不存在“甩锅”给他人的情况,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热失控电池的拆卸以及维修问题,适用的是修车场景。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标准要求电池系统在触发单体热失控后,需在至少2小时的观察期内保持无起火、无爆炸;

对于维修行业来说,则需要进一步考虑电池热失控2个小时之后的维修问题。

2小时之内不起火、不爆炸,(但是)电池热失控并没有被控制,怎么办呢?眼睁睁看着这台车被烧掉吗?让4S店来拆,谁敢拆?

通过弹射技术就能够把电池在安全的情况下弹射到一个安全区域,电池如果能修就修,即使不能修也不至于把整车都烧掉。

该负责人称,“系统手动(操作)的前提是安全,不是谁想在哪个地方弹它就能弹的。”技术基础上,目前大部分汽车具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环境感知系统,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判别。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