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AA 2025 | 何小鹏:我们不是“卖货空军”,而是“扎根陆军”)
当地时间9月8日,2025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两年一度在欧洲本土举办的全球顶级车展,本届慕尼黑车展不仅汇聚了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等德国本土老牌车企,亦吸引不少中国车企相继奔赴。
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数据,本次慕尼黑国际车展,共有116家来自中国的参展商注册,相较于2023年的70家数量再攀升,成为仅次于德国企业的最大参展商群体。
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数量上的提升,参与本届车展的中国汽车企业还呈现出全产业链出海的升级态势,不仅有比亚迪、小鹏、零跑等整车品牌,还有宁德时代、Momenta、地平线等核心供应链企业,纷纷在欧洲舞台上大秀各自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图源:小鹏汽车
“未来所有活下来的大公司都会是全球化的公司,都得出海,所以将来慕尼黑车展大家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公司来到这里。”作为本次参展的中国整车品牌之一,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慕尼黑车展现场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到。
其透露,接下来几天,小鹏汽车会在德国宣布一系列新闻,未来也会在德国和欧洲有更大的投入。“所以很期待未来每年都来德国,也相信有更多的中国企业from China to global。”
登陆欧洲,新P7只待时日
实际上,今年并非是小鹏汽车第一次参加慕尼黑车展。
两年前(2023 IAA Mobility),小鹏汽车曾以户外展区形式参展。两年后,其采用室内与室外城市展区双区联动模式,通过分布于双展区的多个核心技术展示区,向欧洲市场集中呈现自身技术积淀与硬核实力。
表现在具体的展品上,小鹏汽车此次不仅携全新小鹏P7、2025款小鹏G6/小鹏G9等5款主力车型参展,还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科技展品。其中全新小鹏P7一经亮相就成为全场焦点,吸引大量欧洲观众驻足。
于是,全新P7何时登陆欧洲?被现场媒体频繁问及。
对此,何小鹏回应称:“这已经是第十几个人问同样的问题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一次P7来到欧洲让我非常吃惊,原来一个运动型的轿跑,有如此之多的欧洲的朋友们,包括经销商伙伴和普通用户非常关心。所以我们正在讨论是否加速把P7带到欧洲跟更多的国家。”
其指出,小鹏车型均按欧标五星安全标准开发,全新P7进入欧洲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且在市场准入上,大概率不用做太多修改,因为硬件通用,软件适配。目前,小鹏其他车型的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都已经针对德语或者欧洲做了很多适配。
挑战BBA?要向大家多学习
置身BBA的老家,全新P7的到来能否与之一教高下?
何小鹏直言这个问题极具挑战,没有任何一款车敢直接回复。“在这个市场我们要向大家学习,我们从中国来,在德国、在欧洲进行研发,也在筹备欧洲的生产制造,期望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好成绩取得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用好的创新、好的设计、好的品质让更多客户满意,客户才会购买。在何小鹏看来,全新P7是小鹏的旗舰车型,是小鹏汽车在设计、性能、动力、AI 四个领域的最高能力的耦合。
图源:小鹏汽车
在智能化方面,全新小鹏P7全系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50 TOPS,能够高效驱动本地端大模型,提升人车交互体验。在性能和补能上,新车最大功率593马力,百公里加速3.7秒,在浙江国际赛车场以1分38秒767刷新“50万以内最速纯电轿跑”纪录,验证其赛道级的机械素质,同时搭载5C超充AI电池,10分钟即可补能525公里。
“所以这款车不光看起来很漂亮,真正去高速开一下,会感觉到无与伦比的快感和操纵感。” 何小鹏兴奋说道。
其还指出,“新时代的中国肯定会有很多的机遇,我们到海外学习,既要自信,也要有自己的认知,我们肯定有很多不足,把自己的不足学会,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有大量的人才,产业链的基础也很全面,当AI 汽车、机器人等创新型产业需要全栈自研或者跨界融合的时候,中国的效率、效能、成本、质量、规模都会有一定的优势。
以辅助驾驶为例,目前欧洲车主能够使用的主要还是ACC、LCC、高速NGP等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小鹏汽车明年计划把最新的Ultra智驾带到全球。因为其基于AI 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用了海量非标注数据来做无监督学习,训练出强大的模型,模型部署到车端,即使在欧洲等陌生环境也具有泛化性,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全球化推广。
扎根“陆军”,挺进中高端市场
2021年,首批小鹏G3登陆挪威,小鹏汽车以此为起点,叩响了欧洲大门,也开启了出海的第一步。
此后,小鹏汽车的全球化版图不断扩张。2024年10月,小鹏汽车在巴黎车展上公布了其“出海2.0”的规划:即到2025年底,目标进入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未来十年,海外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一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市场成为小鹏汽车重点关注的市场,也将投入更多资源,这从其今年扩大IAA的参展规模就可见一斑。
在此次车展上,小鹏汽车宣布正式启用欧洲研发中心,这是小鹏汽车全球第九大研发基地,与硅谷、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形成协同。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该中心的设立使小鹏汽车能够更直接地对接欧洲用户,将反馈转化为创新成果。
在何小鹏看来,小鹏汽车跟很多公司不太一样,后者进入全球,有的是按“空军”,比如说按照卖货,小鹏更期望的是“陆军”,把基础做扎实。
同时,小鹏汽车期望从发达国家做到中高端,这或也是其以北欧市场作为出口切入点的原因之一。“小鹏汽车在欧洲没有低于4万欧元以下的产品,均价都在五万欧元左右,我们希望能够在汽车发达的市场,把品牌做高,但是这个时间肯定要拉得长,因为欲速则不达。”
借力大众,隐性价值更重要
今年8月,小鹏汽车发布公告,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
图源:小鹏汽车
此次协议是在2024年7月22日签署的联合开发协议基础上达成的,标志着双方在电子电气架构的联合开发上取得了关键的里程碑。
双方同意将该架构不仅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车型平台,还将应用于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从而扩展技术战略合作的市场范围。
于是,有传闻称,小鹏与大众的扩大合作基于目前P7和G9的平台展开。
针对此,何小鹏在本次车展回应称,小鹏汽车跟大众有很多合作,可以对外说的是P7 跟 G9 的底盘,明年会在二者合作的两款新车型上看到,小鹏会跟大众一起把这个底盘做的更加扎实,至于其他信息有待后续官方宣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大部分人看到的显性价值,小鹏与大众的合作,还存在着长期的、非常大的隐性价值。何小鹏表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应该要有强力的合作伙伴,我们选择了大众,大众选择的其中之一也包括了小鹏,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以小鹏主攻的欧洲市场为例,大众汽车近百年积累下来的品牌信任度、供应链资源、全球化的思考逻辑等都有机会赋能小鹏汽车在欧洲的发展布局。
行稳致远,明后年迎全球车大年
2025年1-7月,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累计交付量突破21,701台,同比增长了174%;上半年,小鹏汽车已经进入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10国海外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位列全球纯电品牌销量前六,在欧洲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中排名第一。
那么,今年销量同步大幅上涨,小鹏汽车有没有计划上调销量目标?
“行稳致远,我觉得做到 100% 的目标最重要。”何小鹏表示,把目标调低一点,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把整个组织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好。据介绍,明年小鹏汽车在欧洲乃至全球会建大量的超级充电站,这个超充站开发了两年多,它跟中国的不太一样,所以有很多的基础能力的建设,从技术到产品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筹备。
2026年跟2027年,会是小鹏汽车的全新产品大年,这些产品有非常多都是全球化的。所以后续小鹏出车得方式很简单,就是中国出的车一次性做到全球化,而不是像以前先做中国、再去测试其他国家,后面的产品开发方式是中国加全球一起来做,所以明年后年小鹏在全球的车型都是大年。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