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2025车市攻守易形:新王、黑马、掉队者

来源:盖世汽车 2025-07-08 11:31: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5车市攻守易形:新王、黑马、掉队者)

2025上半年的中国车市,格局裂变加速上演。比亚迪登顶传统阵营,吉利增速一骑绝尘;新势力格局剧变,“蔚小理”已成历史,零跑、小鹏、小米搅动风云;而背靠传统巨头的“厂二代”们也喜忧参半。

一场围绕销量规模、新能源渗透与全球化能力的立体角逐已全面铺开。

传统大厂格局:比亚迪登顶,吉利狂奔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画卷铺开,传统汽车大厂的座次悄然生变。

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上半年销量居于传统大厂首位。这一成绩的背后,王朝与海洋两大系列贡献了197.17万辆,成为绝对主力。

仅从规模来看,比亚迪上半年的销量已超过奇瑞(126万)与长城(57万)之和。其产品矩阵中,秦与海鸥成为耀眼明星——秦上半年累计销售27.43万辆,海鸥更是达到28.44万辆。尤为关键的是,在比亚迪2025年550万辆的总目标中,海外市场以59%的达成率成为重要引擎,远高于整体39%的完成度,凸显全球化布局的强劲拉力。

上汽集团虽以205.3万辆的批售量位居第二,但若以零售交付量220.7万辆计则反超比亚迪。这家昔日的巨头正经历深刻蜕变:自主品牌销量达130.4万辆,同比增长21.1%,占总销量比重升至64%,标志着其从“合资依赖”向“自主驱动”的转型成效显著。

新能源领域,上汽累计销售64.6万辆,同比增长40.2%;海外销量49.4万辆,同比增长1.3%,虽增速放缓,但稳扎稳打的全球化布局仍为其提供稳定增量。2025年上汽设定450万辆总销量目标,上半年完成率45.6%,整体进度符合预期。

一汽位列第三位,整车销量为157.1万辆,同比增长6.1%,上半年完成率为45.5%。其自主品牌销量44.98万辆,自主新能源车1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和95.5%。不过,合资品牌的销量仍然占总销量的“大头”,为112.1万辆。

真正的“增速王者”属于吉利汽车。在将年度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后,其上半年仍以140.9万辆的销量、47%的同比增幅领跑增长榜,目标达成率约47%。

新能源车销量72.52万辆,同比增126%,成为绝对驱动力。吉利银河系列半年销售54.84万辆,同比升232%,L7、E8等车型“上一款就爆一款”,成功扛起转型大旗。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销量目标上调彰显了吉利对下半年的强大信心,规模化与技术降本正推动其步入盈利正循环。

长安汽车在重组背景下交出亮眼答卷,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近8年新高。其增长动能主要来自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新能源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

尽管经历重组,长安明确“重组不影响既定战略”,未来三年计划推出22款全新车型,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占比超60%,销量挑战200万辆、出口50万辆,显示其转型决心与长期布局。

奇瑞集团则以126万辆的销量延续了“海外霸主”本色,其55.03万辆的海外销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新能源增量——上半年新能源销量35.94万辆,同比增长98.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若按年初“增长率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300万左右)推算,其半年度完成率超42%,显示奇瑞在燃油车基本盘稳固的同时,正通过新能源实现二次增长。

几家欢喜几家愁。东风集团股份披露的销量报告显示,其母公司东风公司1-6月累计汽车销量为105.5万辆,同比下降15.8%。根据300万辆的年终目标,其上半年销量完成率为35.2%。若按照终端销量来看,东风公司上半年的销量为111.6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达60%,表明其自主转型已见成效。

长城汽车面临“掉队”争议,上半年销量57万辆,同比微增1.8%,与昔日对手的差距逐渐拉大。其海外批发销量19.8万辆,同比下滑1.9%。

不过随着山海炮登陆泰国、墨西哥及巴西工厂投产,海外战略正寻求突破。有研报指出,其全球化全动力产品矩阵深度契合本土需求,本地化产能释放后,海外体系力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北汽集团上半年整车销量81.7万辆,同比增长6%。自主品牌销量46.6万辆,同比增长24%,占比57%;海外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20%,显示其自主板块正成为核心增长极。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面临更大压力,上半年累计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降12.48%,自主品牌广汽传祺(累销14.63万辆,同比-22.55%)与广汽埃安(累销10.9万辆,同比-14%)均失速。2024年底启动的“番禺行动”计划三年推出22款新车,目标2027年自主品牌占比超60%、销量200万辆、出口50万辆,但开局不利也反映出转型的紧迫性。

上半年数据揭示出一条清晰脉络:头部车企的较量已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新能源渗透率与全球化能力的立体竞争。当电动化与国际化成为必答题,下半年的竞争将更考验体系化作战能力——产品、成本、全球化网络缺一不可。

新势力格局生变:下半场厮杀升级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硝烟弥漫,新势力座次重排。曾经“蔚小理”的稳固格局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零跑、理想、小鹏的新三强。

其中零跑更以22.2万辆的累计销量和156%的同比增速强势登顶,成为上半年最大“黑马”。而小鹏汽车凭借超过去年全年的19.72万辆销量,成为唯一达成全年目标过半的企业,完成率达51.8%。

零跑的崛起堪称教科书式逆袭。仅6月单月交付便高达4.8万辆,刷新自身纪录。上半年累计22.2万辆的销量,不仅使其在造车新势力中登顶,更让历史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大关。

零跑董事长朱江明更是将年度目标从50万辆提升至50-60万辆区间,目前以50万辆计完成率已达44.4%。零跑的野心不止于此,朱江明将其定位为“长跑型选手”,目标是今年全球车企排名再前进两位,并力争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前几名。随着全新一代C11、B01等车型在下半年发布,COO徐军预计7月交付有望突破5万辆大关。

作为2024年的销冠,理想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20.4万辆,同比增长8%,但仅完成64万辆年目标的31.9%,压力巨大。理想汽车的挑战在于:增程市场的领先地位遭遇冲击——1-2月被小鹏短暂超越,3-6月持续被零跑压制,6月销量甚至出现24%的同比下滑。李想坦言今年“充满机遇和挑战”。

理想下半年押注纯电赛道,六座纯电SUV i8和五座i6将分别于7月和9月上市。然而,此前MEGA在纯电市场的失利阴影犹在,纯电转型能否成功成为理想达成目标的关键。

小鹏汽车在2025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上半年19.7万辆的销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月均销量稳稳站在3万辆以上,38万辆年目标完成率高达51.9%,是新势力中唯一进度过半者。去年8月上市的MONA M03和11月上市的P7+成功扭转了2024年的销量颓势。

下半年,搭载自研图灵芯片的新车G7等车型陆续推出,其中G7上市仅9分钟大定即破万辆,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热度。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期待高算力芯片能成为小鹏汽车在全新竞争场中的壁垒,赋能未来的销量增长。

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表现堪称现象级。其累计交付超15万辆,上半年同比增幅超400%,单一车型SU7成为新势力中最畅销车型。

更震撼的是,6月发布的YU7宣称“3分钟收获20万订单”,18小时后锁单量突破24万台。若加上上半年已交付的超15万辆,小米手握近40万辆订单。雷军已将2025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按新目标计算完成率也超43%。

然而,狂热的订单遭遇产能硬约束——YU7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58-61周,而一期、二期工厂总设计产能仅约30万辆。如何突破产能瓶颈,高效交付,成为小米能否与小鹏一较高下的核心课题。

华为生态赋能的鸿蒙智行呈现稳健增长态势。鸿蒙智行上半年交付约20.62万辆,同比增长6.2%,但距离余承东设定的百万年目标,完成率仅为20.6%。

上半年其全系车型迎来焕新,包括问界M9、享界S9增程版、尊界S800等。不过,新旧车型换代期的增长动能尚未完全释放。下半年,定位20万元级的尚界车型被寄予厚望,承担走量重任。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已明确表示将用“最好的资源支持尚界成功”,其市场表现将极大影响鸿蒙智行全年目标的实现。

在“蔚小理零”队列中,去年上半年销量亮眼的蔚来今年被零跑、小鹏超越,亦被小米反超。上半年销量11.4万辆(含蔚来、乐道、萤火虫品牌),同比增长30.6%。

蔚来正积极进行内部改革,并押注多品牌战略,期待焕新后冲刺第四季度盈利。其中,定位旗舰级SUV的乐道L90将于7月10日预售,三季度上市,成为其下半年重要的增长点。

随着上半年战局落幕,新势力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零跑凭借高性价比产品矩阵和持续爆款能力跃居榜首;小鹏依靠新品与技术自研成功复苏;理想在纯电转型与销量压力下寻求突破;小米以现象级产品热度搅动市场,但产能成为最大制约;鸿蒙智行与蔚来则蓄力待发,寄望于新车型与新品牌打开局面。

下半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在头部阵营差距尚未绝对拉开、多数车企目标完成率承压的背景下,每一款新车的市场表现、每一次产能爬坡的效率、每一个营销策略的成效,都可能引发排位的再次震荡。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竞争,已进入比拼体系能力、应变速度和执行韧性的深水区。

厂二代的艰难跋涉

当新势力品牌在聚光灯下争夺眼球与份额时,另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脱胎于传统车企巨头的新能源“厂二代”们,在2025年的赛道上却显得步履蹒跚。它们背靠雄厚的产业根基与资源支持,却普遍深陷年度销量目标难以企及的泥潭。

数据显示,在众多厂二代中,极氪科技(含极氪、领克)、深蓝的销量目标完成率超过了30%,成为黯淡图景中罕见的亮色。而腾势、阿维塔、岚图等一众名字,其完成率均未突破30%这一基准线。

在行业淘汰赛日益残酷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格外引人深思。厂二代们究竟在经历什么?

年初,极氪与领克完成合并,新组建的极氪科技集团在CEO安聪慧的带领下,提出了高达7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其中,领克品牌肩负39万辆,极氪品牌则需达成32万辆。

整个上半年,极氪科技累计交付24.5万辆,同比增长14.5%。虽然以34%的达成率在厂二代阵营中一骑绝尘,但距离宏伟的年度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具体来看,极氪品牌上半年交付9万辆,同比微增3.3%,销量目标完成率为28%;领克品牌表现相对强劲,交付15.4万辆,同比增长22.3%。

下半年,极氪9X技术发布会即将举行,“浩瀚超级电混”等新技术的亮相,以及随之而来的新车规划,被寄予厚望成为销量跃升的新引擎。

另一家厂二代深蓝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14.3万辆。此前,其CEO邓承浩曾提出年销50万辆(其中国内40万辆)的激进目标。按此计算,完成率仅28.6%。面对现实,深蓝果断将全年目标下调至40万辆,调整后完成率升至35.8%,压力稍缓。

海外市场正成为深蓝寻求增量的重要方向。5月,右舵版深蓝S05在长安泰国罗勇工厂下线;7月初,深蓝S07登陆挪威市场,标志着其欧洲征程正式开启。全球化布局能否有效分担国内压力,仍需市场检验。

相比之下,广汽埃安的处境更为严峻。上半年,埃安累计销量为10.9万辆,同比下滑了14%。这使其成为统计范围内唯一同比下滑的车企。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近期透露了战略调整方向:未来将向埃安及旗下高端品牌昊铂持续注入优质资源。一个关键举措是将B端(出租车)业务剥离出来打造独立品类,让埃安更专注于C端私人消费市场,昊铂则坚守新能源高端定位。

腾势品牌累计销量达8万辆,同比增长34%,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核心产品的突出表现。凭借D9车型的持续热销,腾势在2025年上半年MPV市场斩获六连冠。与此同时,腾势N9的强势回归也为品牌注入新动能,其同级销量紧随问界M8、M9之后。

在销量排行榜的尾部,阿维塔与岚图仍在努力追赶,但可喜的是,两者都展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阿维塔上半年交付5.9万辆,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同比增幅达103.5%。作为与赛力斯问界同属华为生态体系的品牌,阿维塔经历了从ADS 1.0到ADS 4.0的技术迭代,虽然错失了2024年ADS 3.0 HI模式的优势窗口,但目前已逐步进入发展正轨。

当前,阿维塔正大力推进客户服务“一号工程”,并加速渠道下沉,已完成超700家渠道触点布局。国际化是其另一重要战略支柱,2025年计划进入超50个国家和地区,目标海外年销1.5万辆,2027年达到6万辆规模。

岚图汽车上半年交付5.6万辆,同比增长85%。虽然从绝对量上看,其表现尚未跻身主流电动车前列,但作为“国家队”高端新能源品牌,85%的增速已超越众多对手。

厂二代的集体困境,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已进入新阶段。其大多背靠实力雄厚的传统汽车集团,拥有新势力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制造体系、供应链资源与资金支持。然而,这份“家底”既是优势,也可能成为转型的包袱——如何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精准平衡点,如何摆脱母公司的固有路径依赖,塑造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新能源品牌形象,是核心挑战。

当市场高歌猛进时,问题或被增长掩盖;而当潮水退去,内功深浅立现。目标完成率普遍低于30%的现实,正是市场发出的严厉拷问。

结语:

上半年的战局落幕,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三重图景。传统巨头在转型中分化、新势力在洗牌中重构,而“厂二代”们在资源与包袱的夹缝中艰难跋涉,普遍的目标困境凸显了独立破局的艰巨性。

市场不再相信出身,只认“生存力”。

fund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