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速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工信部:超前开展飞行汽车标准化需求研究)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将“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列为战略核心任务,明确要求构建覆盖空域协同、适航认证、地面-空中融合交通规则的标准化体系。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正式将低空经济纳入顶层战略布局,在全球技术规则争夺战中迈出关键一步。文件同步部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五大领域23项标准创新工程,推动“汽车+低空”双赛道协同进化。
针对飞行汽车这一融合航空与汽车技术的颠覆性领域,工信部提出“超前布局、全链覆盖”的标准化思路,重点攻克三大技术命门:
空域协同规则:研究城市低空航路划设标准、空管系统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实时数据交互协议,解决飞行汽车与无人机、直升机等空域冲突问题;
适航认证体系:制定动力系统冗余度、电池热失控防护、结构抗坠撞等30余项强制性技术指标,填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适航标准空白;
融合交通规则:建立地面-空中混合交通信号系统标准,规范飞行汽车起降点选址、充电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规范。
图片来源: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这一布局与全球车企“抢滩”低空经济的趋势高度契合。当前,小鹏汇天已启动“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量产计划,广汽集团宣布2027年推出飞行汽车城市运营示范项目,吉利旗下沃飞长空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进入适航审定阶段。业内人士指出,飞行汽车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城市交通形态的革命——其商业化落地需破解适航认证、空域开放、基础设施三大瓶颈,而标准化正是打通产业链堵点的“关键钥匙”。
全球范围内,飞行汽车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美国FAA《先进空中交通(AAM)运行概念》已进入试点实施阶段,欧盟《垂直起降航空器(VTOL)适航框架》明确2026年实现商业化运营,日本JAXA启动“飞行汽车国家项目”并计划2025年大阪世博会首秀。我国此时加速标准化布局,被视为对标国际、争夺规则主导权的战略反击。
“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定价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低空经济分会专家表示,飞行汽车标准体系将直接影响203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格局。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UAM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或超30%。工信部此次明确“联合民航、交通部门建立跨行业标准协同机制”,正是为打破航空、汽车、通信领域标准壁垒,推动形成“中国方案”。
从地面到低空,从汽车到“飞行器”,我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由技术迭代与标准引领的范式革命。工信部此次将飞行汽车标准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不仅为车企技术创新划定“安全红线”与“质量底线”,更通过标准先行抢占全球低空经济规则话语权。随着车企与科研机构加速协同,一个万亿级“低空出行”新生态正在成型。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