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裁员到毁约应届生 造车新势力步入至暗时刻

来源:车市风景线 2022-06-09 14: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优化裁员到毁约应届生 造车新势力步入至暗时刻)

2022年全球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一轮资本热潮之后,部分车企在疫情的影响下,发展之路变得愈发艰难,有些甚至开启了裁员的举措。其中,最让人诧异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计划对全球10万余名员工裁员10%,这一消息引发了大量的关注,不仅在于特斯拉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同时也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对于全球汽车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之相反,特斯拉此前于3月和4月连续投产了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和美国得州奥斯汀超级工厂,一季度31万台的交付量也获得了68%的同比增长。但是,对于此次裁员计划,特斯拉CEO马斯克给出的唯一理由仅仅是“我对经济有种十分糟糕的感觉”。特斯拉的这波骚操作让股价在两天时间内从788美元/股下跌至703美元/股,相当于市值蒸发超700亿美元。


发现资本市场给出的及时“反馈”后,马斯克立马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未来一年之内特斯拉的员工数量仍会稳步上升,但领取固定工资的比例将会保持稳定。这就意味着特斯拉数座新投产的超级工厂的产线工人仍将保持临时、灵活的雇佣形式。马斯克在内部邮件中也表示:“(裁员)不适用于实际从事汽车制造、电池生产以及太阳能组件的员工,(特斯拉)将雇佣更多小时工。”



一些分析认为,这一最新表态似乎修正了此前的悲观情绪。尽管裁员10%仍可能是事实,但特斯拉也会加大招聘力度。但也有报道称,这招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说到底马斯克还是对经济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


近来,我国一些经济指标也处于明显下滑的趋势,对企业造成的困难甚至相比2020年疫情期间更加严重。尤其是从社会零售品总额来看,4月汽车消费下滑非常严重,超过三成,拖累整体社零总额下滑。汽车市场遇到的问题甚至让国家都着急出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除了特斯拉之外,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们在酷热的天气中也感受到了冬日般的“寒意”,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这三家已经IPO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也相继传出“缩编”。尤其是小鹏和理想单方面解除应届生offer,更是冲上了多个热搜榜。



今年5月,理想汽车就因为毁约了2022年毕业的校招生而遭到多位学生的投诉曝光,称理想汽车因为业务调整,关闭了一些岗位,于是有多位还未毕业但已与理想汽车签约的校招生被裁员。因为已经签约工作,这些毕业生已经错过了秋招、春招,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有网友表示,理想汽车该行为性质恶劣,金三银四的求职季已过,此时毁约等于毁人前途。


从销售数据来看,理想汽车第一季度的交付量环比下滑10%,营收下降10%至95.6亿元,同期亏损达1090万元。4月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交付量继续下滑,仅交付4167辆,同比下降22.77%,在造车新势力中成为垫底。


覆巢之下岂有安卵,当汽车消费市场整体陷入低迷时,可以说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幸免于难(除了比亚迪之外)。深陷裁员风波的还不只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同样被爆出毁约多名应届生。



之前曾有网友表示,他在去年通过校招途径获得了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的offer,随后与该公司签署了就业协议。但今年5月,小鹏汽车HR称因为业务调整,不能提供就业岗位,为学生提供5000元补偿。和他一样被毁约的学生有20多名,目前已经快到6月中旬,校招渠道基本都没了,大家也都准备去上班,很多被毁约的同学一时半会都难以找不到工作。而针对单方毁约应届生一事,小鹏汽车对此的回应是,近期,由于部分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涉及了少量应届毕业生和相关员工的调整,企业会继续沟通,妥善处理。



作为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之一的蔚来汽车虽然没有曝出毁约应届生的新闻,不过它早在去年就已经规模化裁员。在2021年8月22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发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将在9月底前裁员1200人左右。


实际上,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在近年来虽然赶上了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风口”,但是所取得的市场成绩还是依靠资本市场持续注入资金来支撑的。而当全球遭受经济周期下行和疫情肆虐的双重打击后,资本市场的运作也变得更加谨慎,造车新势力这种前期亏钱卖车占市场的策略,也会因为融资困难变得难以为续,车子卖的越多亏损越大。



同时,2022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很多企业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营业收入及利润下滑,导致企业在“开源不利”的情形下被迫选择“节流”。首当其冲的就是缩减人力成本,而时至初夏,正值大学生毕业季到来且违约成本低廉,故大学应届毕业生成为首批“受害者”,纷纷被企业毁约。


今年确实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否则,以创新和突破著称的造车新势力,也不会在如此重要的企业发展阶段,进行部门收缩的动作。但不管车企有多难,解约校招生都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过的:“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最终总是会被市场无情抛弃,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永续经营的。”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一些事态的发展往往未必能够如人所愿,谁又能想到之前欣欣向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突然遭受冲击,在特殊时期,企业做出一些调整也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目光长远且力争卓越的企业来说,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是必须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同时,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有风险意识,如果只有扩张的“野心”,没有社会责任的“良心”,就可能会对新造车企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口碑造成极大的损害。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