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芯片短缺将持续至下半年 国内车企称缺口已“大为缓解”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王国信 2021-02-23 10:5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外汽车芯片短缺将持续至下半年 国内车企称缺口已“大为缓解”)

经济观察网记者 王国信 高飞昌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危机随着日本地震的发生,情况再度加剧。2月22日,保时捷全球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半导体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影响。”奥利弗·布鲁姆警告称,未来几个月,保时捷的日常运营可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全球半导体短缺的影响。

保时捷是一个超豪华汽车品牌,目前保时捷暂未公布其2020年销量,该公司在2019年的销量为28万辆。尽管规模较小,但奥利弗·布鲁姆依然用“非常严重”这种少见的词语来形容保时捷未来会面临的挑战。保时捷是最新一家就芯片短缺问题发表看法的公司。在保时捷发声之前的一周时间中,雷诺和戴姆勒两家公司也在其财报发布会上就芯片问题进行了回应。

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在2月19日的雷诺财报会上表示,雷诺在芯片供应上将会遭遇严重限制。对于芯片供应的形势目前无法按月做出准确预测,他预计芯片短缺的问题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内达到峰值,而在第三季度有所复苏。而雷诺存在减产10万辆的风险。目前,雷诺在摩洛哥、罗马尼亚和法国的工厂已经暂时停止生产。包括戴姆勒和丰田等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均预计,产量将在今年下半年回升。

戴姆勒公司也在2月18日召开的财报会上表示,半导体瓶颈对于销售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但公司预期受到影响的产能有望在年内剩余时间里弥补。而在2月16日,受到日本地震影响,诸多日本车企表示汽车芯片和部分零部件产量受到影响。其中,丰田16日表示,其位于日本的14条生产线将暂停生产,这意味着丰田在日本的一半生产线短期受到波及。不过,丰田汽车公司在2月10日曾表示,该公司拥有长达4个月的芯片库存,预计全球芯片短缺暂时不会对其生产造成冲击。

芯片短缺危机自去年底爆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影响了大部分主流车企。2月15日,市场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提高了对芯片供应造成车辆损失的估量。他们认为,随着其他汽车工厂及供应链库存芯片耗尽,这一数字可能增至132万辆,其中北美为33.88万辆。而在之前,他们认为全球可能会减产68万辆。不过,这一预测并未包括戴姆勒、宝马等豪华车企。

一些公司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向外界公布了此次芯片短缺可能带来的财务上的冲击,主要以美国车企为代表。其中通用汽车表示,芯片短缺将使它损失15亿至20亿美元。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福特汽车(Ford Motor)上周表示,短缺可能会使今年的收益减少10亿美元至25亿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日本车企大都认为芯片短缺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过大影响。以丰田为例,其甚至还将全年盈利预测调高54%,超出预期。而日产尽管由于芯片短缺将销售目标下调3.6%,但该公司却将2021年的预计运营亏损下调了近40%。除此之外,其他日本车企暂时未发布芯片短缺对各自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对于这场芯片短缺危机的解除时间,也从今年一季度的预期延长到了今年三季度,悲观者甚至预测会到年底。卢卡·德·梅奥表示,雷诺的经理们一直在同供应商合作,以将生产零部件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他说到:“尽管,芯片供应短缺预计将在下半年得以缓解,但这是一场持久战,很有可能持续至今年年底。”

处于芯片短缺风口浪尖上的美国车企正饱受着巨大压力,这甚至使得美国政府不得出手协助。2月17日,美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拜登政府与汽车公司和供应商举行会议,敦促公司合作解决半导体芯片日益短缺的问题,白宫还责成美国使馆查明外国和生产芯片的公司如何帮助解决全球短缺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内的芯片短缺问题似乎已经进入尾声。上汽集团一位高层向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旗下的部分公司虽然仍处在芯片供应不足状态,但相对于2020年年底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我们二月份情况比一月份明显好转,中国市场是股东方要重点确保的。”上述高管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如此表示。除此之外,该人士表示,芯片缺口是受到疫情扰动的一个短期问题,且在国内也有一定的替代能力。

此前,上汽旗下的上汽大众是国内第一家被曝出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企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均受到影响。根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中国自主乘用车受到影响较弱,商用车此前也受到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若今年海外汽车芯片短缺不能缓解,再加上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车市又将仅有中国市场保持增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