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第一个工作日,比大姨妈还准时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每月一次的汽车流通行业月度形势分析大会如期举行。回顾已经说再见的八月,二手车行业似乎发生了一些惊人的变化,今天的媒体见面会上协会派出了7个人从8个方面做了回顾分析,其中有2项都是关于二手车行业的。可见过去的一个月二手车行业在整个汽车行业领域制造了不小动静。
数据报告、行业分析在这里就不多阐述了。想说说关于二手车诚信问题,主角迟到了那么多年,但终于还是来了,这便是协会推出的“行”认证。
当今年6月份《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出台后,不少人觉得不具备法律效应的新规并非强制性措施,“执行难”的声音一时间在专家与媒体间传开,铺天盖地的“如何推广落实”成了行业热议话题。这并非负面,就在短短两个月后,随着车易拍作为首家被协会授权以第三方平台身份向二手车经营者提供车况认证服务的机构首发认证车辆,具有“国标”贵族身份的“行”认证也算是落地生根了。
聊到二手车认证,就不得不谈到“认证”的本质,那么多诠释中,笔者认为“认证=认可+保证”是最靠谱的,这不单单是一个检测过程的事情,对二手车进行量化的技术检测,使用专业检测仪器、有那么多检测项目、以数字化报告呈现,这无疑给消费者增加了信心。但如何不辜负这样一种信任,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检测结果与实际车况不符怎么办?如果检测是一种“认可”,那么除了“认可”更需要“保证”,协会也为此做了巨大努力。
今天的会议上罗秘拿着一纸证书满怀信心的说这是“比人民币还防伪”的认证证书,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并指着证书上面的二维码两次强调“随便扫,你们可以随便扫”。从现在开始,每辆授权认证的二手车都会有一张这样的检测报告证书,展示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右下角内侧,用微信扫描证书二维码,可用手机获取认证信息,该技术具有唯一性、官方性。
记得上个月我们采访某汽车商会负责人时,也谈到二手车的认证落实,一再强调要做好售后保障工作,这才是二手车诚信问题最后的落脚点,消费者要看的不是检测数据有多么漂亮,而是数据背后有什么样的承诺做保障。
自“行”认证推出后,协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国标”的力量,对于那些“难执行”的声音也就不攻自破。对于二手车诚信的期许,落地生根后更需遍地开花。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