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危机:新车与二手车都难避免?

来源:淘车网 作者:孟令尧 2014-08-13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记者在中汽协举办的协会第三期“月度形势分析会”上获悉,7月份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经销商经营状况并未好转,大部分品牌经销商库存压力继续加大,“但从预警指数走势判断,7月库存系数仍将处在1.5的警戒线以上”。据中汽协产业协调部主任郎学红介绍,经销商对于8月的市场需求持比较乐观态度,7月库存指数的下降或与6月经销商急于完成上半年销售任务压库有关。

对于经销商集团而言,无论是新车零售还是二手车销售,库存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中汽协发布的《7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从侧面反映出,当经销商集团在新车与二手车领域均有想法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变得尤为明显。

于是,8月12日,在由商务部秩序司召开的“消除区域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工作座谈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罗磊也特别反映了这一问题。对此,中汽协建议主管部门调整相关政策,限制供应商过大的权力,平衡汽车厂商与经销商关系。

究竟“险”在哪儿?

201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产能激进扩张,市场业绩增长逐步放缓,导致行业库存出现过量难出的现象。尽管不少业内人士意识到了库存问题,并将其归因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汽车经销商集团一直承担着巨大的资产负债压力,他们在处理高库存问题的时候,将会面临资金与流动性的双重风险。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行业中零供关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汽车供应商决定着经销商的盈利水平与发展速度,这主要体现在授权与库存控制上。从中汽协对经销商库存系数监测数据来看,自2012年1月至今2014年6月的30个月中,库存系数在正常值的月份只有13个,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月份,经销商库存是超高的,这会大幅度提高经销商财务费用,造成经销商亏损,不利于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同样,在二手车领域方面,经销商们也备受库存压力的煎熬。虽然他们在保证车源数量、品类足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需要通过店面、网络等方式来进行车源营销工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在这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是相当大的:除了场地、人员方面的支出外,在获得厂商的认证二手车授权的同时,也要在库存方面受到厂商的监控——每家授权店内的认证二手车必须在某一个量值上,只能多不能少。再加上许多经销商集团正在逐步将集团策略向二手车方面倾斜,甚至专门成立二手车部门,都会让经销商集团在二手车方面的成本支出出现大幅增长。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7月份经销商经营状况略差于6月份。由于天气炎热,集客量明显不足,经销商纷纷加大促销力度,使得汽车成交价格持续下降,经销商利润减少,经营状况相比6月份未见好转。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力不强,导致豪华车或进口车的销量下滑,经销商普遍反映豪华车处于亏损状态。

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淘车网记者也发现,这种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新车,二手车方面也有类似的问题。除了宝马、奥迪等在二手车领域认知度较好、消费者较为认可的品牌外,像捷豹、路虎、保时捷、奔驰、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在二手车方面却有些惨淡。像奔驰星睿二手车,名声虽然打得早,但规模与实力却远不及BMW、Audi。而像雷克萨斯这样的品牌更是保守,在推出CPO认证二手车之后,实际操作的推进速度非常缓慢,零售量就更不用提了。这些活跃度不够的品牌4S店会从一定程度上成为经销商集团发展的绊脚石:经销商集团一方面不能跟厂商撕破脸,违反其库存控制的规定,另一方面又不能因库存积压影响资金的流动。

如何除“瘤”?

库存危机,可以视为是汽车经销商身上的一颗肿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从良性转成恶性了。那么,经销商集团应该怎么办呢?除了依靠中汽协向商务部的申报之外,究竟还有没有除瘤之道了?

相信许多业内人士早已发现,目前整个市场正处于缓慢下坡甚至停滞的阶段,汽车增长的高速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特别是二手车成为不少品牌、经销商集团尝试涉足的领域,更使得行业对新车售卖的信心出现动摇。然而,这道下行的曲线并没有阻止汽车厂家产能扩张的步伐。目前,记者了解到,郑州日产、东风日产、海马汽车等三家厂商将要在郑州市建设新工厂。

而面临库存压力愈来愈大的难题,有业内人士称,汽车厂家应该摒弃产能竞赛的简单发展方式。而对于高库存品牌,呼吁厂家能够高度关注经销商库存,特别是对于资金紧张的经销商,厂家要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经销商渡过难关。

另外,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入手,取消各地政府实行的汽车消费限制性政策,取消以环保为借口的二手车限入规定,适时恢复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适度降低汽车购买使用环节的税费等。

当然,经销商集团也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向后市场转移,由原来的以经营型的市场为主,改为加大后市场的服务力度,向后市场要效益要利润。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