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评论 - 正文

限购政策难阻车市火爆 板子打在自主品牌身上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毅沉 2014-04-28 09:4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限购政策难阻车市火爆 板子打在自主品牌身上,  在2013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的情况下,一些中国大城市陆续实施汽车限购政策,没能让中国汽车市场“熄火””,也难以给火爆的北京国际车展降温。  据北京国际车展举办方介绍,2014北京国际车展新车发布数量再次刷新历届北京车展纪录。全球首发车118台、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1台、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45台、概念车71台、新能源车79台……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显示出全球车企对

在2013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的情况下,一些中国大城市陆续实施汽车限购政策,没能让中国汽车市场“熄火””,也难以给火爆的北京国际车展降温。

据北京国际车展举办方介绍,2014北京国际车展新车发布数量再次刷新历届北京车展纪录。全球首发车118台、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1台、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45台、概念车71台、新能源车79台……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显示出全球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重视的原因显而易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2211万辆和2198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连续第5年稳居世界头号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

对于中国大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政策,全球车企巨头似乎视而不见,参加北京车展的热情十分高涨。大众、奔驰、标致、通用、福特、丰田、现代等一批 全球巨头,将自身品牌“打包”拿到此次北京车展上展示。其中,大众集团更是结合旗下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奥迪、斯柯达等品牌“自成一体”,独自占据一整个 展馆。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部分大城市实行汽车限购政策,但中国二、三线城市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天津等八个中国城市的汽车数 量均超过200万辆,虽然部分城市限购,但仍有不少人希望更新换代。而拥有100万辆汽车的中国城市已达31个,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正在加入这一阵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认为,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远逊于美国,虽然这可能并没有可比性,但仍从侧面显示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巨大的汽车消费空间,加上高企的价格,带来的是利润依旧高企,从整车到零部件,中国依然是全球车企掘金的重要市场。记者在本次北京车展上发现,一些豪华品牌既展又销,价格仍远高于国外的同类车型。

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外资车企出于对中国市场的看重,都希望扩大在中国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中国市场利润之高不言而喻。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 2013年年报,去年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050亿元人民币和1456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此前撰文指 出,是中国的合资项目发展得好,才使大众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公司。

除了整车,在零部件和技术层面,中国市场也给厂商带来丰厚利润。由于对技术的垄断,一些国外车企通过零部件和技术渠道,在中国获得了远超海外市 场的利润,中国汽车零整比畸高就是其中重要证明。“外国车企对中国市场和政策做了充分的了解,抬高了零配件定价,目的就是在零配件这一块获取巨大利润。”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君说。

作为全球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巨头,博世2013年在华合并销售额达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18%。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负责人泰瑞 来表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预期意味着稳健的商业环境和多样的发展机会。在此背景下,博世在华预期能够在未来几年内保持两位数的持续增长”。

除此以外,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合资品牌的青睐,也使得限购的负面影响最终体现在中国自主品牌身上,合资和外资品牌则继续享受盛宴。在此次北京车 展上,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展台较自主品牌展台观众更多。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3月分车型销售排名中,前八位都是合资品牌,一汽大众、上海大 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重庆长安、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的总销量,占当月全国市场总销量的近六成。

“中国消费者偏爱合资或进口品牌,这是不争的事实。”从事汽车安全行业的北京万得嘉瑞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忠伟说,“一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产品的设计、制造环节,都不比同级别合资或进口车差,而且价格还低很多,但是仍然吸引力有限,这让限购的‘板子’最终打到了中国车企身上。”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