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代工or 借壳 新兴造车企业“各显其能”

来源:盖世汽车网 2018-01-29 13:58: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代工or 借壳 新兴造车企业“各显其能”)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04批)(以下简称《公告》),并将拟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及已准入企业变更信息情况予以公示。

记者在《拟办理变更企业准入信息清单》中发现,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顺汽车”)已变更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汽车”)。

威马汽车此举目的在于通过控股中顺汽车,解决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问题。“自己掌控制造更可靠,产品创造和制造都必须在自己手里。”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如是说。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审批的环境下,不仅是威马汽车,整个新兴造车企业队伍都亟待解决缺少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所带来的困扰,如何绕过这一“关卡”,是其需要攻破的课题。

威马“棋局”

对于执着于生产资质和坚持自己建厂的威马汽车而言,《公告》无疑是带来了开年的好消息。《拟办理变更企业准入信息清单》中,除了显示中顺汽车的企业名称发生变更之外,法人代表也由李金忠变更为SHEN HUI(沈晖),注册地址以及生产地址皆由原中顺汽车地址变更为威马汽车注册及生产所在地。

如无意外,威马汽车将成为中顺汽车控股方,由此也将解决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问题。此前,沈晖曾多次公开表示威马汽车拒绝代工,此次《公告》释放出的信息也恰好符合沈晖这一理念。不过,即便是完成了生产资质的转移,威马汽车仍需通过去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审核。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作为新兴造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审批之前还未拿下“准生证”。但在2017年12月11日,威马汽车品牌正式发布时,其旗下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型威马EX5也随之亮相。据悉,这款车型将于今年下线,预计在4月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开始接受预订。眼下威马汽车为了能够顺利实现规模量产,亟待解决“准生证”问题。

对于坚决拒绝代工的威马汽车而言,在自建温州和武汉工厂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找通过“借壳获得资质”的途径,实现“曲线救国”。2017年2月,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03.SH)发布公告称将持有的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黄海”)100%股权转让给大连新敏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新敏雅”),而大连新敏雅背后的控股股东正是威马汽车,此举让威马汽车实现了对涉及汽车(除小轿车)、汽车底盘及其零部件等开发制造与销售等业务的大连黄海间接控股,被业内人士认为“曲线”拿到了SUV和MPV车型的生产资质。

“彼时,曾有观点认为威马汽车有可能转移大连黄海的生产资质,不过现在来看威马汽车未来有可能会将大连黄海的生产资质转移到武汉工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而对于威马汽车的这种布局方式,该人士认为:“一方面威马汽车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通过收购的方式来获得资质;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这些企业的困境。”

共性难题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在为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出第15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之后,便在生产资质审批工作上按下暂停键。为了解决生产资质问题,造车新势力要么选择代工模式,例如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要么通过收购获得资质,例如威马汽车。

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看来,代工模式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利用传统车企既有产能加速量产,同时让蔚来汽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赞同:“传统车企和新兴造车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双方都学到东西,会提高造车者的成功概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代工模式可以让造车新势力规避缺少资质的不足,实现量产;但也会因制造环节受制于人,使企业丧失部分竞争力。对比而言,通过收购曲线获得资质的方式能够使得新兴造车企业将创造和制造同时掌握在自己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种模式下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已经暂停审批半年有余,且至今并未重启。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开放新能源造车资质,让企业有机会将产品投入市场,以市场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表示:“在尚未放开生产准入的时候,由于获得资质的企业较少,会引起大量投资者青睐,从资本层面会加速行业的发展。未来,可以在企业准入层面放开,在产品准入层面进行强制性要求,加强管理。”

目前有传言称,今年上半年或将会恢复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即便是在暂停审批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造车新势力依旧在为申请资质做准备。拜腾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表示,“目前拜腾正在按照申请流程做准备工作。”

正如沈晖所言,实现真正的量产需要跨过一个鸿沟,但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