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当前财年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将不足4%

来源:盖世汽车 2025-10-09 18:39: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当前财年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将不足4%)

盖世汽车讯 据日经新闻报道,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当前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预计不足4%,低于海外竞争对手。这些车企正有选择地投资于增长前景良好的技术领域。

图片来源:丰田汽车

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铃木汽车、斯巴鲁、马自达汽车和三菱汽车这七家日本车企,计划在当前财年投入总计3.94万亿日元(约合268亿美元)用于研发,同比微增2%。经计算,这一研发支出占预期销售额的比例为3.92%,与上一财年的3.85%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在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重方面,本田汽车以5.7%位居七家企业之首,而丰田汽车则以2.8%排名垫底。相比之下,QUICK-FactSet的数据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相对较高的车企包括大众汽车(5.5%)、通用汽车(4.9%)、特斯拉(4.7%)和比亚迪(6.5%)。

目前,日本车企正面临美国关税施压、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等多重挑战。根据企业自身及市场预测,这些车企当前财年的营业利润总额预计将下降约40%。

尽管研发支出在短期内会挤压利润,但削减过多又可能损害长期增长潜力。即使面临行业困境,在软件、混合动力汽车等美中企业占据领先地位的领域,日本车企仍不太可能减少投资。

尽管丰田预计其当前财年营业利润将下滑,但其研发支出仍计划达到1.3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资金将投向电动汽车、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

铃木的研发支出增幅预计将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3%至3,000亿日元;其中约一半资金将用于电气化和软件定义汽车研发,减轻车身重量也是其重点方向之一。在去年9月的技术战略发布会上,铃木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旗下Alto微型车的重量减轻100公斤。

研发支出通常涵盖人员成本、研发材料费用以及研发相关资产的折旧费用。正在推进重组的日产汽车于今年7月份表示,其当前财年研发投入计划为6,300亿日元,较2024财年增长2%。

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Tokai Tokyo Intelligence Laboratory)高级分析师Seiji Sugiura指出:“工程师人数并未减少,因此人工成本上升是研发支出增加的一个因素。”同时,Seiji Sugiura还表示,研发支出的增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向市场表明,公司在重组后仍有追求增长的意愿”。

近年来,汽车制造商纷纷在电气化、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在截至2024财年的三年里,上述七家日本车企的研发支出总体年均增长约10%,但到2025财年,这一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

除行业整体面临困境外,Seiji Sugiura认为,电动汽车市场增长陷入停滞,研发项目延期也可能是导致研发支出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落后于全球多个国家。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在日本,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仅为1.9%,远低于中国(54.8%)和美国(10.5%)等市场。

本田原本计划在截至2030财年的期间内投入10万亿日元用于电动汽车相关研发,目前已将这一金额下调至7万亿日元。本田当前财年的整体研发支出预计将下降1%至1.2万亿日元。尽管本田未公布研发支出的具体明细,但表示将在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加大投入。据悉,本田汽车曾表示,其计划自主研发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并寻求与英国某初创企业合作,力争在2027财年推出这项技术。

斯巴鲁当前财年研发支出计划维持在1,600亿日元的稳定水平,同时正在调整其1.5万亿日元电气化投资计划的时间安排与资金分配。该公司总裁Atsushi Osaki在今年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将持续准确把握经营环境变化,以灵活、敏捷的方式做出投资决策。”

Seiji Sugiura评价道:“日本本土车企成本意识较强,可以说他们在研发投入上较为高效。”但他同时指出:“不过在自动驾驶和软件领域,鉴于外国企业已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车企需要增加投入,并且要有明确的投入方向和具体规划。”

在中国,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已逐渐成为中高端车型的必备。丰田、日产和本田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将搭载与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联合开发的驾驶辅助功能。

fund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