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汽车行业周报】小米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蔚小理跟进 华为保留

来源:汽车之家 2025-05-11 23: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汽车行业周报】小米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蔚小理跟进 华为保留)

【汽车之家 行业】本周最大热门事件: 是极氪的退市,我们给出4个角度分析退市原因,资本市场角度看,极氪美股市场中再融资空间缩小,又无法赴港二次上市,退市就是一个选择。行业角度看,海外市场政治风险上升,带来运营和管理上的难度。从集团内部战略看,极氪目前销量业绩没有达成上市时定下的目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尽快回归吉利,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性。从公司角度看,极氪负债率极高,尽管亏损收窄,2024依然有57.9亿的亏损金额。

传统车企,上汽公布2024财报,跌至谷底,2025年1季度财报已经见到改革明显的成效。奇瑞连续22年出口第一,在欧洲燃油车卖的比油车好,切入欧洲市场的角度很特别。

新势力方面,小米汽车“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SU7 Ultra限速引争议。李想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赛力斯申请香港上市,依靠华为扭亏,但负债率仍然较高。

海外方面,保时捷1季度营业利润下滑4成,中国市场压力巨大。一季度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因素干扰。

4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披露数据:上汽集团在2024年取得营收6275.9亿元,同比下滑15.7%;公司净利润同比大降88.2%、至16.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录得净亏损54.1亿元,同比扩大153.9%。

2025年1季度财报已经见到明显成效

2025年一季度,上汽集团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3%、至94.5万辆。超越比亚迪,重新回到第一位置。公司取得营收1408.6亿元,同比微降1.6%,净利润同比增长11.4%、至30.2亿元。上汽通用管理层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称,2025年一季度经营利润为正。

短评:

上汽集团认为,2025年企业经营还面临多重风险。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可能冲击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受政策影响显著,车市运行波动性加大。行业竞争也从“卷价格”向“卷配置”延伸,智能化技术应用加速产品迭代,车企盈利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5月1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2025年4月以及1-4月销量快报。2025年4月奇瑞集团销量为200,760辆,同比增长10.3%。其中,奇瑞汽车销量为184,850辆,同比增长5.2%;新能源汽车为61223辆,同比增长85.5%。

作为参考,4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为372,615辆;吉利汽车销量为234,112辆,同比增长53%;长城汽车为100,061辆,同比增长5.55%。

奇瑞专为全球市场设计的两大品牌JAECOO和OMODA

在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专为全球市场设计的两大品牌JAECOO和OMODA 的销量分别为13829辆和7947辆。看上去并不多,但必须考虑到的背景是,奇瑞2024年2月才正式进入西班牙开始了其入欧征程,目前进入的市场和推出的车型均相当有限,而且还是切入燃油车。

奇瑞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2024年奇瑞销售汽车260.39万辆,其中出口超过114.45万辆,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短评:

现在宣布奇瑞在欧洲的成功还为时过早,德国市场才是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最残酷的战场。今年进入德国市场的JAECOO和OMODA将面临比欧洲其他市场更大的挑战。说不定,好不容易证实的方法论又不适用了。但至少,在诸多车企出海哲学和方法论中,快和慢、多和少、短板和长板,以及集中力量和双管齐下之间的关系值得玩味。

5月7日,吉利汽车计划以过去30 个交易日均价溢价20%,收购美股上市的子公司极氪的全部股份,并将其私有化。如交易完成,极氪将完全从美股退市,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成为全资子公司。

美议员点名25家中国公司促退市 包括极氪在内

5月2日,共和党籍众议员、“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及参议院老年化委员会主席斯科特(Rick Scott)等人联名写信给美国证监会,要求25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暂停交易并退市。

在议员点名的25家上市公司中,包含了极氪、小鹏、小马智行等3家在内的智能汽车行业相关公司。

短评: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极氪在环境恶化的美股市场中再融资空间缩小,又因吉利汽车已在港上市,无法赴港二次上市,那退市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从集团内部战略看,极氪目前销量业绩没有达成上市时定下的目标,1季度完成年度目标12.18%,领克已经完成了19%,加上极氪负债率极高,尽管亏损收窄,但依然有57.9亿的亏损金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李书福或许希望尽快回归吉利,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性。

近期,小米汽车在官网和官方App将“智能驾驶”“智驾”等表述替换成“辅助驾驶”。例如,SU7标准版车型的“小米智驾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而SU7 Pro及Max车型的“小米智驾 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工信部辅助驾驶出台“规范令”后,多家车企陆续收敛相关宣传。

理想蔚来小鹏都跟进换名,华为依然保留“高阶智驾”

5月1日,理想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在个人微博介绍理想L6智能焕新版时,不再使用“智驾焕新版”,最新介绍中特别提到“辅助驾驶焕新”。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华为问界官网仍然保持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一表述,但是在备注中强调“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仅为辅助驾驶设计,并非自动驾驶”。

4月主管部门紧急响应,规范宣传术语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会议,要求汽车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工信部还要求规范宣传术语,不要使用“自动驾驶”“智驾”“高阶智驾”等容易令消费者混淆的名词。

短评:

对车辆的动力输出进行限制,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有900匹马力。马力受限,可能因为小米汽车出于用户安全考虑,但并没有征询过意见和调研,擅自为车主做决定,有些不尊重消费者。希望小米汽车能在此事件之后,若有重大更新,还是多听取用户意见。

5月7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一个访谈节目中提出判断,自动驾驶技术的黎明马上就要到来,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5月8日,理想汽车披露,“司机大模型”将在下半年上车。李想称,年初DeepSeek开源之后,帮助理想汽车至少节省了九个月的时间。理想汽车计划在DeepSeek语言模型基础上结合视觉和行动等模型及数据能力,完成“司机大模型”开发。

短评:

李想要做的是,在辅助驾驶领域, VLA 是一个司机大模型,是个像人类的司机一样去工作的一个模型。对于用户来说,VLA 的目标就是成为「司机 Agent(智能体)」,让车辆成为能与用户沟通、理解用户意图的智能体。

4月29日,保时捷发布2025年财报,2025年一季度,保时捷实现销售收入88.6亿欧元,同比微降1.7%。同期,营业利润同比下滑40.6%、至7.6亿欧元。

销量:中国区同比腰斩

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各市场共销售汽车71470辆,同比下滑8%。其中,北美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37%、至20698辆,而德国、欧洲和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同比下滑。

尤其是在中国,销量仅9471辆,下滑幅度达42%。

一季度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因素干扰

保时捷称,无法完全避开这些挑战,但正在尽一切努力应对。在中国,豪华细分市场的规模会持续下滑,保时捷在2025财年的表现会继续受到影响。保时捷希望调整供应量适应市场变化,不单纯追求销量。

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将对4月和5月的销量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尚无法对全年业绩做出可靠评估。

短评:

保时捷宣布已启动一项全面的公司规模重组计划。到2029年,公司将裁员约1900人。公司将利用人员变化、自然流动率和严格的招聘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定期劳动合同到期也将自然减少2000个岗位。除即时措施外,管理层与工会正就下半年的结构性优化方案展开谈判,以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运营效率。

4月28日,赛力斯披露信息,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计划募资用于研发、营销渠道建设和补充营运资金等,但暂未公布计划募资金额。

在问界帮助下在2024年扭亏为盈:2年间,亏40亿到赚40亿

2024年,赛力斯取得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达23.8%,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同期,赛力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亿元,2023年该公司净亏损24亿元。

短评:

4月16日,华为推出问界新车型M8,企业方面宣称收获大量订单。熟悉鸿蒙智行的人士透露,智界R7售价和M8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销量也相应出现下滑。未来智界品牌还将推出MPV和大型SUV产品,可能会再次影响问界品牌表现。(汽车之家 图文 吴沛哲)

fund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