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风与长安若合并,将诞生全球第5大汽车集团)
2月9日,汽车圈爆出大新闻——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或联合重组。
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通知,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几乎同一时间,东风系其他上市企业也密集发布相关公告。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也同步发布类似通知,表示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两家上市企业都强调,本次重组虽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但不会影响实际控制人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提醒投资者,相关安排尚需履行程序,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当盖世汽车向东风公司相关负责人求证时,对方表示“以公司发布的公告内容为准,目前尚处于筹划阶段。”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对媒体的回应同样谨慎,称“以公布信息为主,没有更多可以公布的内容。”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这一消息引发强烈反响,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来得太突然”且“影响深远”。资本市场反映亦是激烈,2月10日开盘,长安汽车、东风股份、东风集团股份等相关上市企业股价大幅拉升。特别是东风集团股份,截至发稿前,涨幅已超20%。
如果两大车企最终走向合并重组,新汽车集团的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2024年双方合计销量达516万辆),员工人数超过22万人。这意味着一个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即将诞生,将成为比亚迪、吉利控股之后登榜全球汽车集团销量榜单TOP10的第三家中国企业。
两家车企如何整合,除了规模效应,还可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将产生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乐见其成”的整合?
东风公司前身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素有“二汽”之称。自1969年建厂以来,该集团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50多年来已累计销售近6000万辆汽车。截至2023年,该公司资产总额超5000亿元。
图片来源:东风公司
而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旗下拥有包括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等在内的60多家子公司和研究院所。其中,长安汽车是兵器装备集团孙公司,也是其旗下的主要汽车企业。
此次重组将涉及众多上市公司,东风系包括东风集团股份、东风股份、东风电子科技等,兵装系则包括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等。但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是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这两大汽车集团的业务重组。
从本质上看,此次筹划重组的是东风公司和兵器装备集团这两家副部级央企。但轩辕商业评论等媒体报道,此次重组还涉及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工业集团”)。也就是,本次可能是三家副部级央企的重组。兵器装备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将与其他两家央企合并,而旗下军工业务将全部合并到兵器工业集团。
据兵器装备集团消息显示,日前,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张玉金带队拜访兵器工业集团,与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程福波就推进双方进一步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交流。该文中提到,兵器两集团同根同源,要进一步强化双方在人才资源、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力度,着力打造更多合作平台。
图片来源:兵器装备集团
由此,中国汽车行业有望诞生一家全新的汽车集团。而三家央企业务重组,应与年初国家释放的政策信号密切相关。
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强调,要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从更长远的历史维度看,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在《汽车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中鼓励四大汽车集团(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组兼并。2018年时也曾传出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合并的消息,但最终被否认。
申万汽车分析认为,东风集团股份和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的变更,标志着汽车央企整合进入新阶段。在其看来,汽车产业需要强大的国家队作为基底,央企股权整合不仅可提升产业集中度,对内还可实现平台化管理、降本增效,对外则能提高合作的积极性。
汽车行业分析师付辉在其报道也提到,在中国汽车行业极致内卷的当下,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的重组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业务整合大猜想
三大汽车央企——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的联系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企业经常进行高层轮岗,使得核心管理层对各家企业的经营情况都有较深入的了解。
而且,三家企业此前就有过项目合作,2018年合资组建“T3出行”进军网约车市场,并于次年正式上线。截至2024年6月,T3出行已覆盖150个城市,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6亿,累计订单量近22亿单。这次较为成功的合作经验,或将有助于缩短此次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重组的磨合周期。
图片来源:T3出行
从单位级别看,由于东风公司与兵器装备集团地位相当,而长安汽车是兵器装备集团的孙公司。因此,从组织架构调整到管理层任命上,大概率是长安汽车并入东风公司。然后像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标致雪铁龙(PSA)的跨国车企合并一样,组建一个全新的汽车集团。
轩辕商业评论报道中透露了更多细节,在全新汽车集团中,董事长、总经理将来自东风公司,分别是杨青(现任东风公司董事长)、周治平(现任东风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则由现任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出任(今年初已升任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而现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今年已到退休年龄。
在自主品牌整合方面,预计也将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整。目前在乘用车领域,东风公司拥有猛士、岚图、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等品牌。由于东风风行是东风柳汽子品牌,暂不包含其中。长安汽车则有阿维塔、启源、深蓝汽车、引力四大品牌。
图片来源:东风公司
考虑到品牌数量较多且产品市场定位重叠度较高,有业内人士预计重组后新汽车集团的品牌数量可能从10余个缩减至5个以内,销量体量较小的品牌可能会被整合。
在商用车领域,双方优势互补的态势更为明显。东风公司拥有东风、乘龙、华神等品牌,覆盖重型和轻型商用车市场,2024年累计销量达38.54万辆,位居行业第二;长安凯程则专注于轻型商用车市场,去年实现销量34万辆,位列该细分市场第三。两者合力很可能超越福田汽车(同年销量61万辆),问鼎行业第一。
在电动化、智能化两大赛道上,长安汽车可能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比阿维塔和岚图两大高端品牌,有观点认为,从品牌知名度、外观设计到智驾水平和座舱体验,得益于华为的深度加持,阿维塔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重组后,阿维塔的成功经验有望复制到岚图品牌。
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岚图汽车单位级别高于阿维塔,前者是东风公司子公司,而阿维塔是兵器装备集团孙子公司。同时,岚图汽车产品矩阵更为完善,已上市的梦想家、知音、FREE、追光四款车型实现了MPV、SUV、轿车三大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岚图汽车当前发展势头也不错,去年销量达到8.5万辆,与阿维塔规模相差无几。而且,岚图汽车也与华为展开了深度合作,已陆续搭载后者的智驾产品。所以,岚图汽车或也有望主导两大汽车集团的新能源事业板块。
如果说在高端品牌,岚图汽车有后来追上的潜力。那么在20万元以下市场,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启源的产品竞争力则毋庸置疑要强于东风奕派、纳米,特别是深蓝汽车2024年已接近25万辆的年销量规模。
总体来看,两家汽车企业的整合利大于弊。双方通过研发资源共享,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还可推进平台集成化,促进模块化设计与生产,进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市场响应速度。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更是将推动双方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的发展。
此外,供应链整合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供应链韧性,市场渠道的互补也将扩大双方的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品牌影响力。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将以“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为愿景。长安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合作共创”双线并行战略,发展智能化技术,从2025年起的未来三年,将发布35款数智新汽车;到2026年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达到全场景L4级功能。在飞行汽车领域,长安汽车今年底将完成试飞。在具身智能领域,2028年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
在这个特殊时刻,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的发布,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增加其在新汽车集团的话语权和地位。
这或许只是开始
对于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可能整合的消息,虽然让业内感到“突然”,但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这种合并重组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面临品牌过度繁荣的挑战,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最新统计,市场上共有121个在售且本土生产的品牌,其中约有50个品牌月均销量不足3000辆。这些低销量品牌的命运已经注定,即被淘汰。
正如博世集团董事会顾问、前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所预判的那样,“未来10年,关停并转将成为行业常态。”
在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演变的背景下,整合浪潮正在加速推进。特别是央企之间、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以及地方国企之间的合并重组,还有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整合,这种趋势将愈发明显。
图片来源:阿维塔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的重组进程背后有着清晰的国家战略指引。
今年1月,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明确指出,央企重组整合未来将从三个维度重点发力:首先是通过组建新公司、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央企在重要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深化专业化整合,避免行业内卷,优化产业生态;最后是推动从单纯的资产整合向更深层次的业务融合、人员融合、文化融合转变,充分释放协同效应和改革红利。
在中国的产业版图中,央企一直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不仅在规模上独树一帜,更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各行各业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民营企业的崛起,部分行业的央企领导地位被动摇。
在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央企就面临着被民营企业全面赶超的局面。去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对一汽集团、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发出“警示”,直言三大央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及特斯拉、比亚迪等竞争对手。
图片来源:岚图汽车
为此,国资委专门调整了考核政策,将对这三家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独立考核,重点关注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和未来发展潜力。
紧随其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坪进一步释放政策信号,鼓励中央企业开展高质量投资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到今年1月,汽车央企整合的政策导向已经愈发明确。
事实上,央企在多个领域的整合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成功完成爱达邮轮公司的资源整合,推动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在动力电池领域开展的深度合作,以及将中国汽研从通用技术集团剥离,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
放眼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势,特别是考虑到央企和地方国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新赛道上相对滞后的现状,业内普遍认为,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释放的重组信号(虽然尚未确定双方是否互为重组对象),很可能只是中国汽车产业新一轮整合大潮的序幕。
这场整合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更将深刻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竞争格局。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