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热点推荐 - 正文

福特CEO: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先十年

来源:盖世汽车 2025-02-10 12:02: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福特CEO: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先十年)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2月8日报道,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已领先美国至少十年,福特汽车若要在全球竞争中与中国车企抗衡,必须通过获取中国知识产权(IP)并融合美国创新能力实现战略突破。这一表态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复杂竞合关系。   

Jim Farley;图片来源:福特媒体中心

Jim Farley直言:”中国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是压倒性的,我们与他们竞争的唯一途径是像他们20年前需要我们的技术一样,现在必须获取他们的IP。”他进一步强调,福特汽车将结合美国本土的创新能力、规模优势和客户洞察力,将中国技术转化为全球竞争力,“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美国工业经济存续的关键一役”。  

目前,中国控制着全球83%的锂离子电池产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等企业在磷酸铁锂(LFP)电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Jim Farley透露,福特汽车正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的BlueOval电池园区将于2026年投产,其核心LFP技术正来自宁德时代的授权。根据协议,福特汽车全资持有该工厂,而宁德时代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这一模式既满足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补贴要求,又规避了中企直接投资的审查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LFP技术的商业化历程折射出中美产业博弈的戏剧性转折。该技术最初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科学家研发,后被美国本土初创企业A123 Systems推向市场,但因早期电动汽车需求不足导致公司破产,最终其专利被中国零部件巨头收购。如今,LFP电池因成本低、安全性高成为主流选择,中国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将其能效提升40%。  

行业专家指出,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开创了“技术授权替代直接投资”的新模式,既满足地缘政治敏感度,又实现关键技术转移。然而,这种合作仍面临美国部分政客的质疑。2023年,福特曾因政治压力缩减对该电池工厂的投资规模,但最终选择持续推进。 

随着2026年BlueOval电池工厂投产,福特汽车计划每年新增35千兆瓦时的产能,为4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这场横跨太平洋的技术博弈,或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面对中国平价电动汽车的崛起,福特正加速开发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入门车型,并计划在亚洲、欧洲等市场与中国品牌直接交锋。Jim Farley坦言,尽管美国关税政策暂时缓冲了中国车企的冲击,但长期依赖保护主义并非良策,技术合作与自主创新结合才是出路。 

fund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