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能化“战局”正酣,中国企业创新谋未来 | 2024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榜)
在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的背景下,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大格局,正在加速被重构。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的市场份额“大战”中,自主品牌可谓是一家独美,月度销量份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7.1%。出口市场上,虽然近期遭遇了关税壁垒方面的挑战,但中国汽车出口数据,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9月国内乘用车出口量,又一次创造了年度新高。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毫无疑问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体系力的胜利。
当前的中国市场上,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了高度协同的生态系统。2024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持续的技术创新力推动下,呈现出了不少亮点趋势:新能源车加速进入超充时代;混动技术风云变幻;电驱动系统方案全面升级;高阶智能驾驶量产方案井喷;激光雷达低成本、小型化趋势显著;油电同智大幕开启;舱驾融合势头正盛;车载显示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元;新一代高性能SoC芯片加速上车;人工智能也在强势赋能。
很显然,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作为推动这场变革的关键力量,中国市场上的汽车供应链企业,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盖世汽车金辑奖,从数百家参选企业中,评选出了新一届的“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
本届金辑奖评选历时6个月,经过近120万人参与的网络投票和近百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评审,从创新先进性、技术可行性、经济适用性、市场认同度以及用户体验感五个维度综合评选出了100家(项)优秀的企业与技术,以表彰那些正在引领产业变革升级的头部企业。
竞争全面升级,智能化是香饽饽
2024年的国内汽车行业,要选出一个高频的热词,“内卷”无疑会是重要的备选项,“卷”价格、“卷”服务、 “卷”配置,当然,更多的还是在卷智能化。
目前,行业内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共识,当前的国内汽车市场上,电动化的上半场基本已成定局,智能化的下半场则是正当时。
从市场表现上看,2024年国内智能化赛道的提速,也是有目共睹的。
智能驾驶领域,盖世汽车研究院日前公布的国内L2系统最新装机量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国内市场上L2及以上智能驾驶装机量累计达708.5万套,市场渗透率已接近45.7%。有行业专家做出预判,未来10万元左右的车型就会完全标配高速NOA,15万元左右车型基本都会有城市NOA。而且相关的硬件价格,也会进一步下探。据悉,现在实现城市NOA的硬件BOM成本已经可以做到万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时,相关的硬件成本或将下探到5000元上下。届时城市NOA的市场进一步下探,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智能座舱(标准为标配8英寸及以上中控屏+车联网+OTA+语音交互四大核心功能)领域, 2024年前9个月的装机量达到了1111.4万辆,市场渗透率高达71.7%。
热门领域,肯定更容易成长起来热门的企业,也更容易创造出来引领行业进步的新技术。
(点击查看更多智驾、智舱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2024盖世汽车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榜单中,有64家(项)都是智能化相关的企业或技术,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汽车软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其中20家(项)获奖企业和技术主要侧重在智能驾驶领域,而侧重在智能座舱领域的企业和技术有15家。此外,在车规级芯片和智能底盘领域,也分别有11家(项)企业或技术获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国内智能化赛道上,呈现出的是新老势力携手并进的整体大格局。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榜单中,靠智能化产品获奖的企业,既有博世、麦格纳、李尔、彼欧、采埃孚、舍弗勒、布雷博这样的国际巨头,也有不少中国新贵企业,如德赛西威、天马微电子、保隆科技、中科创达、香山股份等企业,也都已经是各自领域里的领跑者,盖世汽车统计的数据显示,以上几家本土企业,近一年在汽车行业的营业额都在50亿元以上。(点击查看更多企业)
产业热度高,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汽车领域约披露了228起融资,已公开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642亿元。其中,智能驾驶领域是汽车产业中毫无争议的第一投资“热土”。事实上,在2023年智驾就已经是汽车行业融资的“重头戏”,进入2024年之后,该领域热度不减,尤其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智驾领域出现了由L2级向L3级智驾提速的明显信号,资本市场兴趣度又一次被提了起来,仅今年上半年,智能驾驶领域就出现了超50起融资事件,此外,智能座舱领域以及高性能AI芯片在汽车上的应用等,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行业关注度。
中资企业,全面崛起
智能化“热度”高之外,2024年的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榜单中,还释放出了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中国供应链企业正在强势崛起,在100个席位中,上榜的中国企业超过50家。此外,上榜企业数量超过两位数的还有德系和美系企业,分别有13家。
不仅成长起来的中国新供应链企业数量多,质量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在第十二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六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上,华涧新能源联合创始人,SAE Fellow辛军表示,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已经说明,中国自主品牌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与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基本齐平,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甚至已经领先。
还是以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智能化领域为例,本届靠智驾登上百强榜的2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堪称是遥遥领先,有15家,德系的英飞凌科技、本特勒、莱尼中国、罗森伯格亚太和以色列的Mobileye之外,其余上榜的智驾企业都是中国企业。
智能座舱领域同样是华系为主,占据了16家上榜企业的半壁江山,共有8家中国企业上榜,天马微电子、香山股份、东软、伯泰克、科大讯飞等,目前都已经跻身细分领域的头部阵营。
传统国际巨头也有占优的领域,在智能底盘领域,共有11家企业上榜,其中市场规模靠前的依旧是博世、采埃孚、海斯坦普、舍弗勒这些行业“老面孔”,中国企业上榜的有3家,分别是保隆科技、均普智能、孔辉科技。
“经过71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基于中国本土自主的汽车产业链、创新链,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焕发活力,并彰显出自己的‘创新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大会上为行业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大方向,“抓技术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以创新为魂,我们有希望在2035年左右,建设成汽车产业强国,付于武如是说。
面对更多的挑战,唯有创新才能使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跳出内卷的循环,推动产业向上健康发展。辛军也对行业做出了类似的寄语。
中国汽车产业确实已经站到了过往未曾有过的历史新高度,但纵观全球,我们的底蕴和在传统技术、工艺上的短板仍未完全补齐,想要更多的参与到世界舞台的竞争中,不可避免的也将遭遇到更多的行业壁垒和挑战,如何攻克?归根结底唯有不断创新,持续引领前沿技术一条路可以走。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TASRI)院院长赵福全认为,未来想要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变革中制胜,要具备四大要素——认知是前提,格局是空间,胆识是必要,坚持是充分,四大要素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往届百强清单回顾
2023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本土品牌占六成,中国力量正全面崛起
2022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本土品牌占据近七成,汽车产业变革跑出中国速度
盖世汽车金辑奖2021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本土品牌占七成,智能电动产业链发展迅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申报通道,参与2025年第七届金辑奖申报!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