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评论 - 正文

“山寨”到“正向研发” 自主的奢想还是妙计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刘俊晶 2016-02-15 11:4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5年的汽车行业充满变数,车市从销量疲软到增速逐渐回升经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这对于很多处在成长中的企业尤其是自主车企而言是巨大的挑战。难得的是大多数自主品牌都超额完成了2015年度的销售任务,而对2016年对销量增长的预期也普遍高于合资车企。“自主品牌如果没有这么多年长期对于研发的投入,是不可能熬过2015年这充满变化的一年的。正是之前的技术研发积累和投入使得自主品牌能够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中寻找到机会。”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告诉记者。

从“山寨”到“正向研发”

相比于此前见之于众的“山寨”、“模仿”等字眼,近几年自主品牌车企纷纷从“逆向研发”向“正向研发”转型。

事实上,众多自主品牌逐渐开始反思自身的研发路径并纷纷调整研发方向,而这一时间节点可以追溯到三年前。这期间无论是民营车企还是大型国企,对自主品牌的正向研发都特点高度的重视和高额的资金投入。从此前发布的中长期研发投资规划来看,上汽集团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对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达到450亿元,一汽集团和北汽集团的投入也在300多亿元,广汽集团同期研发投入为70亿元,东风集团10年规划157亿元研发费用。

目前来看,大多数自主车企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发体系框架,在国内建有各类研发中心、试车场、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同时还开始有选择地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其中长安、长城等企业的研发投入一直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也在国内车企排名靠前。尤其是长安汽车,已建成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的国际先进实验室。“目前很多自主品牌已经逐渐摸索到了研发产品的路径。比如说这两年的黑马长安汽车,这几年坚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在海外拥有多个设计研究中心,产品布局和车型设计都有长足进步;吉利汽车在收购澳洲自动变速箱厂以及北欧豪华品牌后,摆脱了过去的‘模仿’形象,在SUV和轿车产品布局都很完善;比亚迪汽车则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赶上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爆的契机。”对于国内主流自主品牌的研发路径和产品布局,汽车行业分析师赵宇如此评价道。

喜剧参半

事实上,自主车企在研发方面的积累已经在销量终端方面有所体现。在2015年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因素下,自主品牌得益于在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变速箱等先进技术方面的“逆袭”成功抢占了部分合资品牌的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73.76万辆,同比增长15.2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2%,占有率比上年提升2.86%。

但这并不证明自主车企可以高枕无忧,当下的境况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仍是黎明前的黑暗,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正在成为自主车企未来几年发展的制约因素。“自主品牌的研发体系大多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仍然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包括人力、设计公司、供应商以及外部的测试实验等有计划地完成各薄弱环节的建设。更主要的是,目前很多自主品牌的研发体系还无法形成独有的技术体系,片面地追随热门细分市场的现象很普遍,坦白讲,目前自主车企对核心技术的攻破还是十分有限。”赵宇告诉记者。此外,正向研发需要车企长期、持续地投入成本,而回报期又较漫长,对于大多数尝试正向研发自主车企而言,未来仍旧会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我国车企自主研发投入金额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产业未能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未来一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无法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的企业生存会越来越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坦言。

无论如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车企仍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攻破更加核心、更加关键的技术难关,只有持续的研发投入,自主车企们才能在白热化竞争中找到能够立足的根本。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