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6年免检对二手车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淘车网 作者:孟令尧 2014-09-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根据今年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9月1日起,6年以内在用私家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将免去上线检验。应该来讲,这一规定的出台,在给予车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整车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私家车6年免检,显然对车主而言便利了不少,而使用仅6年时间内的汽车,相较于人来讲,其实也属于壮年,确实也没有2年上线检验的必要。

而对这一即将实施的新规定,作为9月初购车的用户,笔者也因此在等着9月份的到来,也想等着9月份后再将自己已经购买2年的车送去年审。这种6年不用上线检验的举措,确实给包括笔者在内的车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同时,也有力的打击了在车辆年审过程中存在的非正当利益链条,于公于私都有利。此外,汽车厂家在进行汽车产品的设计时,在质量设计方面其实也会强调关键零部件件的可靠性要求,特别是涉及安全领域的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一般来讲,汽车厂商在设计一款汽车产品时,其易损件和非易损件,其关重零部件和非关重零部件件,其涉及安全的零部件和非涉及安全的零部件等,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都会不有同的要求,而尤其是涉及安全方面的零部件,其可靠性年限要求往往要比2年长得多。

二,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走向成熟的情况之下,二手车市场受新年检政策的刺激,会受到相对明显的影响。

虽然目前在消费能力升级和国人面子需求的背景之下,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更新频率较快。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换车频率一直在加快,即从最早的十年以上,到后来的七到八年,再到目前的三到五年。但是,笔者认为,此次车检改革新政中“6年以内在用私家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将免去上线检验”的规定,或将扭转这一均势。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消费者或对其换车频率可能会提升到六年一次。而这样一种从三到五回归到六年一次的换车频率,显然会对二手车市场影响。

从二手车收购方面,一是可能会出现货源较以往略有不足的阶段,因为消费者延长了更换频率;二是,二手车经销商对于2010年9月1日之前注册的二手私家车与2010年9月1日之后注册的二手私家车的收购价格也会有不同,特别是对于前者可能会借机压价,且更乐于收购后者这类私家车。从二手车销售方面,短期内现有的2010年9月1日之后注册的二手私家车的市场需求或相对较高,而之前注册的二手私家车的市场需求可能要降低。

因此,也有可能出现2010年9月1日之前注册的二手私家车的价格与2010年9月1日之后注册的二手私家车的价格出现一定的差距。同时,在这一个过渡阶段,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相对交易量可能都会将之前3到5年换车频率期要低一些,二手车经销商的日子可能有点不如从前。而这种对于二手车市场的阶段性影响,可能要到2016年9月之后,也即所有的私家车都已经能够获得完整的6年免检期后,才告于段落。

三,同样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走向成熟的情况之下,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更新频率的减慢,新车市场的销售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消费者换车频率的延长,可能会对中国新车销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为了促进新车销量,汽车企业是很乐于见到消费车换车频率的不断提高,很乐于见到消费换车时间的进一步缩短。有统计数据就显示,仅2012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换购率就已经超过了20%,而目前这一换购率无疑是个更高值。试想,消费者如果3年换一次车,而其中绝大部分人又是换全新车,再加上首次购买人群,其带给汽车企业及整个汽车市场的无疑是一相当可观的新车销量数据;而如果消费者将换车频率延长到6年,其对汽车企业及整个汽车市场的新车销量影响无疑会很明显。

四,加速汽车企业向售后服务领域要利润。

6年免检的新政还可能会影响到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即将加速汽车企业将利润来源重点从新车销售向售后服务市场转移。有资料显示,国际上汽车业比较正常的利润来源中,汽车销售所占比例只有10%,售后服务却高达50%,零部件销售占10%,二手车经营占20%。而在中国,相对于目前整车销售的利润水平,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利润率可能仍至少高达30%以上。而这种从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显然是不正常的数据。

因此,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饱和以及诸如6年免检等新政的助推作用,中国汽车市场新车销量降低是必然趋势,而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无疑是车企对新车的降价促销力度加大,这种降价促销又意味着单车利润的降低,而当新车利润已经不足以支撑汽车企业的利润需求时,向售后服务市场等领域要利润无疑会成为汽车企业一个新的战略转折点。

询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